×
加载中...
福寿园国际集团参加香港九龙殡仪馆重阳节开放日活动
互联网 2025-10-30

10月29日恰逢重阳节,香港九龙殡仪馆举办重阳节开放日活动,福寿园国际集团受邀参加。集团数据中心总经理李钧现场展示系列生命科技创新成果,以 “数字之名” 重构传统殡葬服务场景,探讨科技如何为生命记忆赋能、为情感留存助力,引发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1761795578851294.png

福寿园国际集团参加香港九龙殡仪馆重阳节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李钧首先结合福寿园 “三十年——公墓变公园” 的理念,分享集团在生命服务升级中的探索——不仅追求环境的人文蜕变,更致力于以科技优化服务体验,打造 “最好的生命服务”。他强调,传统殡葬承载着对逝者的尊重与对亲友的情感慰藉,而科技的价值,正在于让这份尊重更有温度、这份慰藉更易传递,此次参展正是希望将这些创新实践与行业及公众分享。

1761795601579181.jpg

福寿园国际集团数据中心总经理李钧分享科技探索之路

本次福寿园展示的核心,是四大生命科技服务工具的协同呈现。其中,“生命档案” 作为 AI 生命记忆记录程序,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李钧表示,这一工具绝非简单的信息存储载体,而是具备 “主动协助采集” 能力的 AI 智能体:“它不会被动等待信息输入,反而会像一位耐心的聆听者,从细微处提问、挖掘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人生片段。

随后,“云祭事” 殡仪线上系统的演示,展现了殡葬服务的便捷化革新。作为福寿园专为家属打造的线上服务平台,其涵盖四大核心功能:清晰可视化的服务流程展示,让家属无需奔波即可了解全环节;在线下单功能简化手续,减少悲痛中的繁琐操作;电子讣告可一键分享,及时传递告慰信息;线上守灵厅则打破空间限制,让远方亲友也能通过签到、留言表达哀思。

数字礼厅系统的沉浸式展示,成为当天福寿园展区的 “情感高潮”。不同于传统仪式的肃穆压抑,该系统以全场景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洒满阳光的书房、种满绿植的庭院,或是木桌上的放大镜,甚至齿轮转动的细微声响,都通过数字技术还原,让记忆场景触手可及。更令人动容的是 AI 技术的应用:基于 “生命档案” 中留存的逝者语音、影像与人生故事,系统可生成贴合逝者神态与语气的 AI 互动内容,实现 “最后的告别”。那些曾被 “生命档案” 记录的日常话语,此刻以温暖的方式重现,让告别不再是冰冷的分离,而是带着回忆与嘱托的温柔对话。“我们不想让数字礼厅只是‘展示工具’,而是要成为‘情感桥梁’,让逝者的声音、温度,能再一次与亲友相遇。”

而作为情感延续载体的 “纪念家元” 线上纪念馆,更让科技与思念深度联结。李钧介绍,这一平台不仅是亲友缅怀逝者的 “心灵港湾”,更实现了数据的无缝同步:生前记录的 “生命档案”、仪式现场的礼厅留言,都会实时沉淀至纪念馆中。 “很多家属在仪式当天因悲痛无暇细看、细听,而日后打开纪念馆,那些真挚的祝福、熟悉的声音便会重新浮现,成为长久的情感支撑。”

1761795618661786.jpg

集团数据中心介绍福寿园生命科技服务工具

活动过程中,福寿园展区始终人气高涨,观众提问踊跃。从 “AI 采集如何保护隐私”“线上系统是否适配老年家属操作”,到 “AI 告别是否会加重情感负担”,观众的问题既聚焦技术细节,也关切情感价值。李钧逐一回应,并与观众共同探讨 “科技赋能传统殡葬” 的边界与可能 ——“科技不是要替代传统,而是要成为传统的‘放大器’,让尊重更具体、思念更长久,让每一次告别,都能多一份温暖的回忆。”

此次参加九龙殡仪馆重阳节开放日活动,不仅让福寿园的生命科技成果与香港公众见面,更打开了行业创新交流的视角。以数字工具承载生命记忆,以科技服务传递人文温度,福寿园正通过这样的实践,让 “逝者有尊严、生者有慰藉” 的理念逐步落地。未来,随着更多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探索,传统殡葬行业或将迎来更具情感价值的服务升级,让每一份生命记忆都能被温柔延续。

24h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