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QM将在芬兰向VTT交付两台IQM Radiance量子计算机:首台150量子比特计算机于2026年交付,另一台300量子比特计算机于2027年交付。
• 300量子比特系统由两块超导150量子比特量子处理器驱动。
• 这些量子计算机将专门设计为量子纠错(QEC)测试平台,以支持容错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与开发。
• 两台量子计算机将与芬兰高性能计算(HPC)基础设施相集成。
超导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IQM Quantum Computers今日宣布与芬兰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签署协议,将交付一台150量子比特和一台30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这些系统将于2026年和2027年交付,并与芬兰的HPC基础设施相集成。
30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专为支持量子纠错实验而设计,这是迈向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一步。该系统有望为电路编织等技术提供算法研究支持。
IQM此前已向VTT交付了5量子比特、20量子比特和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标志着芬兰量子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每台系统在提升研究能力和满足芬兰量子社区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IQM Quantum Computers联合首席执行官Mikko Välimäki表示:“我们很高兴能继续与VTT的长期合作,并交付下一代量子计算机,为芬兰的量子生态系统提供支持。”他继续道:“我们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交付和部署全栈量子计算机,芬兰将获得我们迄今为止性能最高的量子计算机,这是我们共同迈向容错量子计算的下一步。”
VTT量子计算机招标流程项目经理Piia Konstari表示:“这台300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全球采购的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设备之一,而且交付周期很快。”
在过去12个月中,IQM销售和交付的本地部署量子计算机数量超过任何其他量子计算机制造商,其系统已被全球多所大学和HPC中心采用。
该公司的理念是通过开放透明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为本地量子生态系统赋能。此外,使用IQM本地部署系统的用户将可直接访问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包括控制量子比特的脉冲级访问权限。
IQM联合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Jan Goetz表示:“这一公告凸显了我们兑现已公布的发展路线图的承诺。这些量子计算机将受益于我们强大的技术栈,包括可调耦合器、HPC集成和开放软件栈。我们的目标是让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能够开始试验最新的量子纠错技术,并通过这些计算机展示突破性的量子应用。”
关于IQM Quantum Computers:
IQM是超导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IQM提供本地全栈量子计算机以及一个可访问其计算机的云平台。IQM的客户包括领先的高性能计算中心、研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他们拥有IQM软件和硬件的完全访问权限。IQM拥有300多名员工,总部位于芬兰,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波兰、西班牙、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等世界各地设有分支机构。
关于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 Ltd:
VTT是一家具有远见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合作伙伴。我们推动可持续增长,应对当今时代最大的全球性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增长机遇。我们超越常规,通过技术创新帮助社会和企业实现发展。我们拥有80多年的顶级研究和科学成果经验。VTT正处于创新与商业融合的关键节点。VTT——超越常规。
IQM Radiance量子计算机
-
IQM将为芬兰交付全球领先的30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 IQM将在芬兰向VTT交付两台IQM Radiance量子计算机:首台150量子比特计算机于2026年交付,另一台300量子比特计算机于2027年交付。 • 300量子比特系统由两块超导152025-05-21
-
携手世界电影产业大会,共赴全球影视璀璨新程“以光影之力 共鉴和平发展”在全球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世界电影产业大会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成为推动全球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影视产业的年度盛会,世界电影产业大会为全球影2025-05-21
-
庆祝 SD 存储卡问世 25 周年,荣膺全球最受欢迎存储卡SDA 庆祝 microSD 问世 20 周年,同时开展植树及女性赋权公益活动,坚守创新传统,推动技术进步,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享受和福祉 SD 协会 (SDA) 正庆祝其于 2000 年推2025-05-21
-
第十二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微流控产业论坛 第一轮通知一、会议名称 第十二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微流控产业论坛 二、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1-23日(11月21日全天报到) 三、会议地点 杭州市,萧2025-05-21
-
河源崛起“绿色粮仓” ——九竺科技开启“以竹代粮”产业化新征程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一场关乎粮食安全与生态发展的产业革命正在上演。随着九竺竹合成生物研究院暨竹产业基地正式投产,九竺科技以“以竹代粮”技术为核心,探索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