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至今五千年历久弥新,从未断代。”
央视资深主持人海霞,凭借数十年深耕媒体练就的扎实功底与独特亲和力,已成为新闻界公信力的标杆。她不仅主持《新闻联播》等核心节目,参与重大事件报道,更在文化领域持续发力,聚焦非遗与传统技艺,以专业视角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精髓。这位深谙文化传播之道的国民主持人,与国家级中国茶文化首席非遗传承人•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罗大友在演播室围绕中华茶文化深度访谈,也是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之间精神的碰撞。
五千年茶脉,何以令他痴迷不倦?
“浩瀚历史长河中,多少璀璨文化仅存于文献,工艺已然失传。”罗大友感慨道。这位哲学系出身的学者,以思辨的目光审视茶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中华沃土,如今却跨越国界,70余国植茶,全球三分之二人口饮茶。“其强大的生命力本身,就是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值得终生求索。”
这份“痴迷”根植于他川东北阆中古城的童年记忆。母亲爱茶,古城烟火气浓郁的茶馆茶楼,茶汤氤氲中那份“舒缓”,成为他茶文化之路的感性启蒙。及至大学,哲学思维为他打开了另一重境界:“带着对黑格尔、马克思、列宁乃至毛主席哲学思想的研读,再深入茶的世界,方知‘茶里有乾坤,壶中有天地’。”
中国茶魂:健康、养生与“茶和天下”
当海霞问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罗大友以“健康、养生”为基石,更提炼出“茶和天下”的精神内核。他将茶置于中华文化“人生八雅”的至高位置:“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为最高。它不仅是物质之饮,更是精神之华。”
传承之路:从张骞凿空到文化赋能新时代
如何将五千年茶脉传承发扬?罗大友从历史深处寻找答案。他特别提到茶器与茶文化的共生关系——品茗需求催生了陶器、瓷器的诞生与发展。更着重铭记那位伟大的先行者:“汉武帝时期的张骞,是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张骞历经15年艰险,十多次濒临绝境,终将茶香播撒西域,为后续丝绸、瓷器的西传奠定基础,促成盛唐气象下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
“当下,正值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罗大友强调,“文化赋能社会发展势在必行。茶文化这张中国名片,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坐标下,承担起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给初饮者的箴言:科学识茶,因人而择
访谈尾声,面对海霞代广大观众提出的“入门”问题,罗大友给出科学饮茶的实用建议:“喝茶绝非千篇一律。”他明确区分体质差异——胃寒者、湿气重的女性、感冒患者以及老年人,皆不宜多饮绿茶,应选择红茶等暖性茶饮。“茶是健康良伴,选对茶才能得其真益。”
茶香千年,历久弥新。罗大友的讲述,不仅是一位学者守护文明根脉的赤诚告白,更是中国茶文化从历史深处走向广阔未来的时代宣言。茶文化传播的背后,是日益坚定的文化自信。当一代代传承者以痴心守护这枚“东方树叶”,中国茶与中国故事,必将以更醇厚的芬芳,浸润世界。
嘉宾资料:
罗大友,中共党员、毕业于大学哲学系、世界文化中国代表人物、国家级中国茶文化首席非遗传承人•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务院侨务办及清华大学指定的茶文化讲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高级艺术品鉴赏师、中央电视总台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总顾问、张仲景博物院在册健康专家、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分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终身荣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旅游协会高级顾问、广东省长胜集团总顾问、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终身评委兼中国区主席团主席 。
-
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活动成功举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北京市委关于⼤⼒发展⽹络⽂艺和⽂化新质⽣产⼒的要求,引导⽹络⽂学精品创作、促进⽹络⽂学等⽂化新业态⾼质量发展,2025年7月17日至18日,由国家2025-07-22
-
“健康护航,骑手同行”,羊爸爸线下中医馆为新就业群体撑起夏日“遮阳伞”这两周,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如火如荼,大家的热情就像连日的天气,不断升高,从下单到拿到手,这中间离不开的是“摆渡人”--在太阳下奔跑的骑手们。 7月17日,是美团的骑士节,2025-07-22
-
2025年EdHeroes全球论坛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未来-创新邂逅包容,2025年EdHeroes全球论坛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未来 列支敦士登特里森2025年7月22日 美通社 -- 随着创新加速、科技重新定义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52025-07-22
-
观白石遗韵,品无上清凉 —2025 刘少白荷花作品展曾翔老师题字 无上清凉 ——2025刘少白荷花作品展 主办单位 刘少白艺术馆 协办单位 乐水山房 支持单位 红棉汇生态平台 开幕时间 2025年7月20日 下2025-07-21
-
“互联网+”点亮幼教未来,江门幼教助力行业新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幼儿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希望能够为2025-07-21